泉州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物理部分)总分共120分。从卷面内容看,各知识点分数所占比例和2005年高考的比例相近,难度略高于今年福州市质检卷,更接近最近这几年高考的难度,是我市高三学生高考前一份较好的练习卷。
可以看出试卷的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分析试卷特点对最后一轮总复习应该有所启发。
试卷洼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肯定是考试必考的内容,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用能量、动量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试卷的14题、16题、20题、23题、24题都有这些内容的体现,使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
方法是今后复习中应充分注意到的。
试卷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如19题考的是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15题考的是光学的光的衍射。16题考的是原子物理学的原子衰变。提示在复习时应该注意不留边角和死角。
试卷突出了学科内综合,如16题是原早物理学的原子衰变和力学的动量、动能的综合。25题涉及到的有运动学的速度时间图像、电磁学的感生电动势、带电粒子在电场的加速、带电粒子在磁场的运动等多方面知识。这些是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由于高考命题的立意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能力的训练是
最后一轮的重中之重。
试卷坚持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如19题以电冰箱制冷为背景叙述并设问,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虽然大部分学生对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但生活经验应知道电冰箱工作时内部是制冷而外部是散热,根据气体膨胀可能要吸热,压缩可能放热这一规律分析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
试卷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注重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如22题(2)①考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这是实验要求的最基本的技能。22题(2)②设计电阻测量电路,是难度较高的设计性实验,这都是学生经常要出问题的地方。22题(1)是以课本研究课题示例中的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为背景设计的试题,它再次提醒我们不论平常教学或高考总复习。课本应是复习的主要依据,复习一轮完应再建议学生把课本好好细看一遍。
试卷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居高不下,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从25题可以看到,除了要有较强的数值运算能力外.没有平面几何知识的支撑要解决这道题目是不大可能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常抓不懈,计算器用不得。
试题并不回避陈题。如17题、18题就是从2005年的北京高考试卷和全国试卷直接选用或者稍加改造的,试题中不难找到教材或复习资料中习题的影子。因此复习时不要老盯着新题,在题型的选择上不要浮躁和赶时髦,不要盲目的强调热点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新题型再怎么查都离不开基本的物理知识和规律,不少概念性很强的经典“陈题”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起到很好的作用,要科学有效的加以应用,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真正提高应变能力。
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的联合考试。从卷面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还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物理科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把主要时间投向其它学科,力争拿较容易的分,但要注意物理科的分数是最多的,给物理科的时间太少,可能得不偿失,如何科学的分配答题时间是值得研究的。